|
當時來自北方的日耳曼族部落--凱爾特人--是德國早的定居者。青銅時代,人們生活在從瑞典和丹麥向南直到德北平原和哈爾茨山地區。到了公元100年,形成了六大定居人群,大致散布在向北到今天的丹麥,東北到加里寧格勒,東南至多瑙河,向西到萊茵河地區之間。 日耳曼諸部落與四處征伐的羅馬人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發生沖突,終被擊退至萊茵河的東岸。在公元前71年,今天的北萊茵一威斯特法利亞和其他萊茵河以北地區,都被來自北方的強大部落首領Atovius攫取,而到公元前58年,凱撒又將這一地區奪回。
直到近,人們仍相信位于北萊茵一威斯特法利亞的條頓森林,就是公元9年Arminius徹底擊潰古羅馬軍團、從羅馬統治下解放大部分德國領土的地點。“條頓森林會戰”后,羅馬人停止繼續擴張領土,轉而鞏固南部各要塞。在公元1年,他們開始建造今日中歐大的考古遺址--從萊茵河的科布倫茨到多瑙河的雷根斯堡長達568公里的墻垣。在這條邊境上散布著大約900個晾望塔和60個要塞,被稱為防線。如今,一條長達280公里的通道連接起迪特蒙德和克桑滕,騎自行車旅行的游客可以由此經過多數遺址。
熱水浴室和Augusta Treverorum(今日的特里爾)圓形劇場,以及在亞琛、克桑滕、科隆,波恩、美因茲(在該地可以參觀公元4世紀羅馬船只的殘骸)、賓根(因該地的羅馬外科醫療設備而著名)、科布倫茨、奧格斯堡以及雷根斯堡等地的其他羅馬遺跡,都會令人回想起羅馬人的勤勉。萊茵河水和摩澤爾葡萄園,則長期被用于向嗜好烈酒的羅馬人進貢。
匈奴鐵騎從中亞一路殺奔而來,引發了公元4世紀整個歐洲的民族大遷徙,其間,日耳曼部落紛紛收拾行囊,逃往南歐。直到453年,匈奴國王阿提拉死去,這一威脅才宣告結束。486年,西羅馬帝國滅亡,羅馬人向重新安定下來的日耳曼部落尋求保護。這時,日耳曼人已經吸納了羅馬人的管理、財政和政治架構,由此建立了法蘭克王朝。
(責任編輯:admin) |
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