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自從羅丹在19世紀下半葉,法國藝術家馬約爾以其極富創造性的大膽精神和自由放縱的手法,使法國乃至整個西方雕塑重又煥發出英雄般的雄偉聲音以來,在他之后踏入雕塑領域的人,無一不感受到他的存在、他的影響,布朗庫西那句名言“任何樹都無法在一棵橡樹的陰影下成長”,集中體現了后輩雕塑家面對這個巨人時的感覺。 馬約爾1861年12月8日誕生在法國南方的濱海巴爾紐斯,他的父親以捕魚和種植葡萄為生,家境一般。馬約爾在當地念完小學后,就被送剄佩皮尼昂讀中學,從這時起,他開始學畫,培養起對美術的濃厚興趣。
馬約爾在雕塑史上,是一位傾心于紀念性雕塑刨作的大師。他為不少著名的人物創造過紀念碑,但是他并不遵循這類創作的傳統慣例,他放棄塑造具體的歷史人物形象,用象征性的女人體來表現。選擇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創作方式,恰恰體現了他的膽識。
到30年代,馬約爾已成為歐美公認的大雕塑家,評論家稱“馬約爾主宰了他的時代”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馬約爾退隱到故鄉的山問,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與少數親人和書籍為伴,靜靜地思索,默默地創造。當他創作后一件題為氍和諧》的女人體蘼像時,意外遇到車禍,不久就與世長辭了,其時為1944年9月27日。
《和諧》,馬約爾天鵝之歌的這個題目仿佛就是他全部贍塑藝術的概括和象征。馬約爾贊美希臘的雕塑,尤其欽佩古風時期和“樸素風格”的作品,他曾說過:“比起巴特儂神廟的雕塑,我更喜愛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的纛塑,它是我所見過的世上美的作品。”
關于“法國藝術家馬約爾”的講解,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,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“南京法語培訓機構”的計劃,趕緊聯系我們吧,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喲。
|
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