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西班牙語中有兩個時態是非常容易混淆的,那就是陳述式簡單過去時(Pretérito indefinido de indicativo)和陳述式過去未完成時(Pretérito perfecto de indicativo)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,現行的教材中對于這兩個時態的解析大多局限于大而化之的層面,學生依然很難從書本的講解中獲得更準確的信息,故有必要在此做一探討。 通常教材的安排是先講解簡單過去時,再講解過去未完成時。這樣的好處在于簡單過去時這個概念在英語中已經有了,學生較易接受。但弊病也是顯而易見:容易先入為主,認為簡單過去時的用法和英語的一般過去時一樣,這樣就對之后的過去未完成時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。因此,筆者在教學過程中,每當開始講解簡單過去時的時候,都先給學生明確,這個時候和英語的一般過去時不完全一樣,并且簡單過去時是一個完成的時態,即它所描述的動作或時間都是業已發生并且完成了的。有了這樣的講解,對于之后的教學會更加有利。 在講解這兩個時態區別的時候,筆者通常會先給出如下例句,讓學生做出比較。 Cuando salí, llegó Pedro. Cuando yo salía, llegó Pedro. 這兩句話簡單明了,是非常好的比較素材。前一句話的意思為“當我離開之后,Pedro來了”。后一句話的意思是“當我將要離開時,Pedro來了”。相對于已經發生并且完成了的動作“llegó”,動作“salir”在兩句話中的狀態顯然是不一樣的。前一句話中它是簡單過去時,即這個動作已經完成;而后一句它是過去未完成時,也即這個動作尚未完成。 在完成上述比較后,學生已經初步建立起簡單過去時是完成時態,而過去未完成時是未完成時態的概念。此時,可進一步引入一些比較句子,加深學生印象: Cuando me gradué, encontré un trabajo. 當我畢業后,我找到了份工作 Cuando me graduaba, encontré un trabajo. 當我將要畢業(尚未畢業)時,找到了份工作 Me dijo que venías. 他跟我說你會來。 Me dijo que viniste. 他跟我說你來過。 在做過上述比較練習后,可進一步向學生指出,過去未完成時是一個相對時態,意即這個時態所描述的動作、時間或場面通常是以另一個時間或動作作為參照的,在這個參照物的對比下,這個動作是尚未完成的。比如這一組比較,相對于“dijo”這個動作,句的“venías”這個動作是尚未發生或者完成的。 影部分是始終包裹著短橫線的,意即“在具體動作發生并且完成的時候背景是處于持續狀態,也就是未完成狀態的”,所以通常用過去未完成時。 例句:Cuando llegó, el elevador no funcionaba, por eso, subió a la décimo piso y entró en su habitación. 在上述例句中,el elevador no funcionaba可看做是背景(陰影部分),而llegó subió和entró都是具體的動作(橫線)。通過這樣圖文并茂的講解,學生是可以比較容易理解的。 |
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


